
一张决赛球台,承载着乒乓赛场的巅峰记忆——冠军登顶的荡气回肠,经典战术的巅峰演绎,都镌刻在设计精美的球台里,成为经年流传的乒乓故事。
如今,多座珍贵的决赛签名球台正跨越地域传递乒乓温度:国际乒联博物馆内,伦敦奥运会球台静静陈列;上海体育博物馆里,巴黎奥运会马龙、樊振东、王楚钦签名的男团决赛球台熠熠生辉;北京先农坛体校的训练馆中,2025年多哈世乒赛男单冠军王楚钦签名的栗色球台格外醒目,球台上清晰的击球痕迹,仿佛仍回荡着赛场的呐喊。

奥运会乒乓球项目、世乒赛等顶级赛事向来是全民关注的焦点,近年来收视率独占鳌头,彰显国球魅力。不过,要让刚结束决赛的球员、裁判在球台上签名,并非易事。毕竟,冠军忙着致意、采访、领奖,亚军还处于遗憾的情绪中,裁判则忙于收尾工作。这份“即赛即签”的珍贵,全靠红双喜现场服务团队提前谋划,在紧张的赛程中见缝插针完成签名并封存。
据了解,这一传统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,团体赛决赛双方球员与裁判在球台签字留念后,红双喜珍藏了男团决赛球台。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团决赛签名球台,如今被放在红双喜大楼展厅,供人们追忆奥运故事。
 在北京先农坛体校展示的多哈世乒赛男单决赛签名球台
在北京先农坛体校展示的多哈世乒赛男单决赛签名球台
2024年巴黎奥运会,五张决赛球台均完成选手与裁判联合签名。其中男单、女单球台由巴黎组委会保留,男团、女团、混双三张球台则回到上海。随后,它们走进“国球三进”活动现场,亮相商场、社区、公园与体育馆,让市民零距离触摸奥运印记。而在上海社区乒乓比赛的决赛中,奥运男团签名球台更成为比赛用台,让普通爱好者过足奥运瘾。在今年年初举行的中国乒超联赛总决赛上,三张球台在上海体育馆集体亮相时,便吸引了观众和球迷纷纷驻足留念,目前,它们仍在红双喜总部、上海体育博物馆、国际乒联博物馆巡回展出。
 在红双喜大楼展示的北京和伦敦奥运会男团决赛签名球台
在红双喜大楼展示的北京和伦敦奥运会男团决赛签名球台
2025年多哈世乒赛首次启用栗色台面,意义非凡。经协商,国际乒联与组委会保留了三张决赛球台,混双与男单签名球台则由红双喜运回上海。为让乒乓文化更好传承,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楼世和与北京队总教练张雷商议,将王楚钦的男单冠军签名球台送至先农坛体校展出,这里是王楚钦11岁时的启蒙训练地,也是张怡宁、马龙、丁宁等冠军的摇篮。
小小的球台承载着中国乒乓的辉煌过往,更续写着国球文化的传播篇章。2026年伦敦世乒赛恰逢国际乒联百年华诞、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将继续使用红双喜球台,这份跨越国界的乒乓记忆,正等待更多的展出契机,让国球精神深入人心。
 巴黎奥运签名球台在上海融入了“国球三进”活动
巴黎奥运签名球台在上海融入了“国球三进”活动
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